定位點
吉拉米代部落女子服飾
更新:2019-12-04
2589
名稱 吉拉米代部落女子服飾
創作日期 2019-11-27
詮釋資料著作權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圖片影像著作權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介紹
本件女子服飾包含opeh a kafung(頭飾)、alusaysay(霞披)、tapiyangan(腰裙)、maykaki(長裙)、talakes(護腿布)等,屬於海岸阿美的服裝特色。 Cilamitay(吉拉米代)為阿美族語大樹根的意思,由於Cilamitay部落的祖先從海岸線都歷、東河、泰源等部落陸續遷居至此,故其地理位置雖居於花蓮縱谷,但在服飾樣式呈現台東海岸阿美特徵。關於霞披的由來,人類學者李莎莉指出大約在1970年代左右,一位瑞士籍在當地傳教的神職人員仿效漢人服飾的造型,採用了服飾中的雲肩以及劍帶等兩種服飾配件,為族人設計五彩繽紛的舞衣;族人覺得十分美觀,而又富有創意,因此在豐年祭時特別喜愛在傳統服飾外再披上一件霞披。在吉拉米代的服飾特色中,少女著族服但不戴頭飾,待結婚之後,才會佩戴頭飾。耆老婦女頭飾僅配戴布帽,且不披戴霞披。 詳細尺寸: 頭飾:長35cm;寬33cm;羽毛長27cm。 霞披:長40cm;寬31cm。 腰裙;裙長43cm;腰圍31cm; 腰帶長49cm;腰帶寬4cm。 長裙:裙長68cm;裙寬150cm。 護腿布:長39cm:寬3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