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戰後初年的蘇花公路與東西橫貫公路峽口交會處
更新:2020-09-22
172
名稱 戰後初年的蘇花公路與東西橫貫公路峽口交會處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詮釋資料著作權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圖片影像著作權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介紹
照片為光復後不久的蘇花公路與東西橫貫公路峽口交會處。蘇花公路,日治時期倡議修築原清朝北路為「臨海道路」,昭和7年(1932)5月通車,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改名蘇花公路。民國戰後時期的蘇花公路,最窄的路面僅有3.5公尺,彎道的最小半徑則僅有15公尺。東西橫貫公路,全名又叫中部橫貫公路,是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系統,於民國49年(1960)5月9日通車,與南橫公路、北橫公路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中橫公路的開鑿人力是以當時的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所輔導之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為主,由於政府經費不足,故主要開鑿經費來自美援。照片提供:陳文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