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早期木造的志學車站
更新:2019-12-03
349
介紹
明治44年(1911)9月25日,設立知伯乘降場(招呼站)開始營業,大正2年(1913)9月15日知伯驛舍完工,同日正式改為知伯驛,大正7年(1918)為了紀念賀田金三郎對於東部實業與移民村的推展,將車站改稱「賀田驛」。戰後,民國36年(1947)10月6日改稱為豐年站,於41年(1952)8月1日起再改名為志學站並沿用至今。 照片中位於鯉魚山山腳下的木造車站,是日治時期常見的「和洋混合風建築」,造型上雖然外觀像洋館,但屋頂用得是日本瓦,並搭配「寄棟式屋頂」,這種「洋館+寄棟」的組合是為了因應臺灣氣候風土而新生的日式木造建築,在日本境內非常少見!車站入口處的雨淋板兩側裝有菱形窗戶,使進出旅客對於車站的立面留下強烈的視覺印象,右側縱長方型窗戶則提供站內通風與滲透榕樹的稀疏陽光。而站房前,今昔不約而同的是搖曳著數棵檳榔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