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壽驛驛員合照(1943)
更新:2019-12-03
2627
介紹
壽豐站前身為鯉魚尾驛,設於明治43年(1910)12月16日,因位於鯉魚潭下方而得名。大正6年(1917)9月26日,車站名稱與地名一併改為「壽」(????,Kotobuki),為臺灣鐵路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單字命名的車站。戰後,國民黨政府認為此名稱過於日本化,於民國36年(1947)5月20日將車站名更改為壽豐。民國70年(1981),壽豐車站重建,自木造建築改為水泥站體。民國84年(1995)4月,因車站易淹水,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針對站體再次進行修整,將月臺及站場兩端加高一公尺,並將行車室移至新建月臺上。日後,因應花東線鐵路瓶頸路段雙軌化暨全線電氣化計畫以及花東鐵路效能提升計畫施作,壽豐車站不僅改採高架化設計,沿線南下至豐田段亦也採取雙軌電化與高架化。整體工程於民國104年(2015)年8月26日竣工並啟用。本圖為日本時代的「壽」驛的全體驛員合照,應攝於昭和18年(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