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三民車站(1960年代)
更新:2019-12-03
4253
介紹
三民站前身為三笠驛,設立於大正6年(1917)11月1日。地名原為迪階或迪佳,於同年(1917)9月22日改稱為三笠。關於地名的更迭,有一說,此名稱係以日本皇族的「三笠宮」命名。亦有另一說為當地山姿綺麗,猶若奈良的三笠山而得名。戰後,因國民黨政府覺得此地名過於日本化,於民國35年(1946)先將地名改為玉里鎮三民里,再於隔年(1947)10月6日改為三民站。由於三民站與前後的瑞穗、玉里站間距離頗長,故而經常有列車在此交會待避。圖中所見的木造站房應建於民國52年(1963)。玉里至瑞穗區間約有20公里,此區間原有泰昌、大禹、三民、舞鶴四站。其中,泰昌、舞鶴在東拓後裁撤,大禹則因搭乘人數不多於民國84年(1995)廢站。儘管三民站的乘車人數亦不多,但因其大致位於玉里與瑞穗中間,有列車交會待避的功用,所以仍能繼續營運。本圖即為建於民國52年(1963)的木造站房,本圖並由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三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