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踏石仔的那塊礁石
更新:2020-04-29
2967
介紹
花蓮港港區裡,曾經存在一個漁村聚落──鳥踏石仔。據聞,百餘年前來自宜蘭龜山島的漁民,遠遠在海中便看見岸上有塊大礁石,遷徙過境的侯鳥佔滿礁石表面,漁民便驚呼一聲,稱其「鳥踏石仔」,聚落逐漸形成後,此地也因此被這樣稱呼。
日治時期,這裡曾有來自日本沖繩的琉球漁民居住,所以又稱為「琉球村」,並依此聚落的產業特色而被稱為「抓魚仔村」,這些皆是在地圖上找不到的老地名或俗名。戰後的行政編制下,此處編屬花蓮市民樂里,又稱東岸,而後更名為東岸街,地籍資料標為東岸街民德段。
1980年6月,挺立於花蓮港舊東堤的白燈塔,在陪伴花蓮人41個寒暑後,於港口第四期擴建工程中被炸毀;同樣也超過40載歲月的T字堤,也被埋入海埔新生的地底下,與混泥土共眠。鳥踏石聚落則被徵收、遷村,南側的聚落被整平納入碼頭地區,北側的聚落則拆除作為景觀公園,這個太平洋海岸旁的漁村聚落便這樣消失在地景中。
然而,當初先人口中的那塊「鳥踏石仔礁石」,是否還在呢?花蓮縣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工作團隊,曾訪談當初看過花蓮港擴建工程爆破沿岸礁石的七星潭老船長,他說航道內的礁石都被炸藥炸掉,應該沒有了。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若比對90年前日人築港時的地圖資料,地圖中都有清楚標示了一塊很顯著的礁石,再對照內政部公開的航測影像,在東堤外面,還可以清楚看到一塊礁石,位置就在日人繪製舊版地形圖的相同位置上呢!或許這就是百年前漁民們所看到的那塊鳥踏石仔……你覺得呢?
#鳥踏石仔
#鳥踏石仔礁石
#鳥踏石聚落
#鳥踏石聚落消失40年
#花蓮縣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
#國家文化記憶庫